English

花季生命殒落网络陷阱

2001-03-09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驻特拉维夫特派记者 陈克勤 我有话说

2月25日,以色列中部的海滨城市阿什克隆,萨阿尔来到城边墓地,把一束鲜花轻轻放在一座小墓碑前。这座新建的墓碑形状独特,如精致的电脑屏幕和键盘雕塑。他抚摸着冰冷的石碑,潸然泪下。这儿长眠着他可爱的弟弟,16岁的奥菲尔·拉胡姆。拉胡姆是因网恋一位巴勒斯坦姑娘,被引诱赴约遇害的。

清秀的拉胡姆从小聪明善良,深得全家和同学喜爱。在注重高科技发展的以色列,孩子们早早就和电脑作伴。网络世界令他着迷,他还开设了个人网站,入围“超级网虫”。

拉胡姆去年底结识了自称是巴勒斯坦女孩的网友“萨莉”。最初是好奇,谈论和平、谴责暴力,觉得颇有趣。慢慢话题越来越广泛,他喜欢萨莉活跃、风趣的思路和语言,他从来没和人交谈得那么深。他喜欢和萨莉聊天,情窦初开的他有种莫名的兴奋和迷恋,一天不相约网络,就若有所失。几个月来的以巴冲突仇杀天翻地覆,不但没有破坏他的一网情深,网恋反而随之升温。

终于,和所有浪漫网恋故事一样,1月17日他再次相约耶城长途车总站,他要去她家乡看看,不顾那儿曾多次发生犹太人遇害惨剧。

父母为他当天未归着急,马上报警。警方开始以刑事案调查。2月18日,巴方在拉马拉附近发现一具少年尸体,以为是被以军打死的巴少年或巴清理门户的“内奸”,便埋在巴公墓,并向以方抗议。拉胡姆失踪消息通报到以军,他们忽然想起此事,便立即联系巴方。根据身体特征,巴方当天就把尸体通过以巴联络处移交。

以色列大案侦缉队和国际刑警合作破案,在他的电脑中发现了网恋秘密。他们化装成阿拉伯人进入西岸巴区,2天后在她父母家将她捉拿归案。

她的真名叫阿玛妮·穆娜,25岁,是东耶路撒冷一名记者,有以色列身份证。她化名在网上结识了几名反对暴力冲突的网友,最后选择了拉胡姆。她在法塔赫成员的授意下约会拉胡姆,开车拉他绕过以军关卡,进入拉马拉。2名法塔赫骨干在路边等候,喝令他下车。他竭力反抗不下车,对方大怒,掏出AK-47冲锋枪打死了他。

以巴领导人同声谴责此案,以军正在追缉那2名杀手卡迪和杜拉。他19日安葬时,伤心的父母特意为孩子制作了电脑墓碑,那是孩子的最爱,却也断送了孩子。

拉胡姆常去的聊天室网页换上了他的讣告和遗照。他精心制作的个人网页是他赴死亡之约前的最后更新:“欢迎作客奥菲尔·拉胡姆网站,感谢你的光临。请记住:本网站每日更新。请推荐给你的朋友们,希望你们能在这里找到快乐,并且时常来看看。”边上的日期,永远地停留在花季少年殒落的1月17日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